最新刊期

    2024 4

      变流基础技术专栏

    • 刘海涛,刘永江,李华,贺冠强,彭宣霖
      2024(4): 1-1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01
      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变流器的品质要求日益提升,推动着变流器向轻量化、低噪声、高可靠性、美观的方向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轨道交通变流器设计中的重要共性技术,覆盖了功率器件应用、轻量化、减振降噪、电磁兼容、热管理、工业设计等重要领域,概述了这些重要共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各项技术当前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以实际应用为例,对这些技术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阐述,为设计出“更轻、更静、更可靠、更美观”的变流器提供参考与技术指引。  
      关键词:变流器;共性技术;振动噪声;电磁兼容;热管理;工业设计;轻量化   
      7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3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刘永江,彭宣霖,陈科,王文韬
      2024(4): 17-2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02
      摘要:针对动车组乘客对舒适度日益增长的要求,文章开展了牵引电机电磁噪声的管控方法与标准研究。首先解析了变流器供电下的牵引电机声源噪声特性,并从声品质角度出发分析了高速动车组内的噪声特性,明确了电机噪声管控的方向;然后结合车体隔声特性和声源特性,提出了具体的电机声源管控目标,包括声压级和三分之一倍频程差值两个方面;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实践,验证了所提噪声管控方法的有效性,实现在满足车内噪声幅值要求的前提下,乘客主观听感体验显著提升。本研究不仅为高速动车组电磁噪声管控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为轨道交通乘坐舒适度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牵引系统;电磁噪声;噪声管控;声品质;高速动车组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56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谭一帆,陈燕平,窦泽春,漆宇,谢舜蒙,杨乐乐
      2024(4): 26-3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105
      摘要:变流器换流回路存在的杂散电感对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影响巨大,然而准确提取大尺寸电力电容器的杂散电感难度较大。目前,对电力电容器杂散电感标准的提取方法为放电法,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包含多谐振频率的电容器。由于积分法提取母排杂散电感的精度高,故将积分法推广到提取大尺寸电力电容器杂散电感,明确误差校正过程,将积分法结果作为准确结果。积分法虽然精度高,但是会占用大量试验资源,并存在高压安全风险,效率较低。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分析仪的杂散电感提取方法,详细介绍了测试工装和阻抗补偿方法。将阻抗分析仪测量结果与积分法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其误差小于7.3%,证明了基于阻抗分析仪提取方法的准确性,并且该方法不存在高压试验风险,测量便捷、复用性强、效率高。  
      关键词:大尺寸电力电容器;杂散电感;放电法;积分法;阻抗分析仪;测试工装   
      5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1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王涛,朱柄全,袁科亮,杨德勇,陆乔旭,张晨
      2024(4): 34-4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04
      摘要:文章针对高频辅助变流器共模谐振的分析与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共模等效建模方法。首先将“多噪声源”的变流器系统等效成多个“单一噪声源”模型,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便于分析特定噪声源产生的谐振。其次分析了高频辅助变流器斩波电路共模电流的时频特征和干扰耦合路径的转移导纳特性,揭示了共模谐振的产生机理。最后提出了一种从源头抑制谐振的方法,并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频辅助变流器;共模干扰;干扰建模;耦合路径;谐振抑制   
      6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34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曾祥浩,张晓,贺冠强,吴书舟
      2024(4): 41-5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05
      摘要:为了提高高速动车组服役环境下功率器件主端子连接结构的服役可靠性,文章通过有限元分析对IGBT器件主端子结构焊层的疲劳可靠性进行研究,并且运用不同的理论预测焊层疲劳寿命并通过功率循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主端子焊层孔洞率的增加,循环周次会降低,但影响并不明显。随着主端子焊层厚度逐渐增加,循环周次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功率循环过程中,主端子结构焊层的退化表现为灰色含Sn相的粗化,采用基于能量的Darveaux模型进行分析更加符合功率器件主端子结构焊层的退化过程。故在主端子结构中,影响其服役寿命的主要因素为焊层厚度。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IGBT;焊层疲劳;可靠性;有限元分析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0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刘松林,朱柄全,王涛,袁科亮
      2024(4): 51-5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06
      摘要:为了解决轨道交通列车牵引系统对轨道电路的感应干扰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列车牵引系统基于感应耦合对轨道电路产生的干扰作用机制,根据地铁直流牵引系统的真实布局布线首次在国内实验室搭建了一套1:1还原的牵引系统感应电压测试平台,通过在实验室静态条件下模拟车辆牵引系统对轨道电路接收端产生的瞬态感应干扰,研究了牵引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以及与轨道电路在不同相对位置条件下,各种干扰部件及耦合环路对轨道电路产生的感应电压水平,确定了电阻制动时直流斩波器与制动电阻所形成的耦合回路是地铁直流牵引系统对地面轨道电路系统的最大感应干扰源。通过分析牵引系统感应发射频谱特性与斩波IGBT开关频率的关系,采用频谱管理的方法对牵引系统感应发射特征频率进行重新分配,进而错开轨道电路的工作敏感频段。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感应干扰抑制策略可有效降低车辆牵引系统对轨道电路造成的感应干扰风险。  
      关键词:牵引系统;轨道电路;感应电压;直流斩波器;频谱管理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4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铁道机车车辆

    • 刘玉文,丁叁叁,王安军
      2024(4): 59-6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101
      摘要:悬挂式单轨列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悬挂式单轨列车的发展,然后从总体方案、转向架系统、车体系统、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网络系统几方面分析了“光谷光子号”悬挂式单轨列车技术方案,并在安全性、智能化、低碳环保等方面论述了其关键性能。“光谷光子号”悬挂式单轨列车各部件及整车均通过了相关的仿真测试、试验验证,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列车整体性能可满足行业应用需求。  
      关键词: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系统;网络系统;智能化;光谷光子号;城市轨道交通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31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于一航,陈大伟,赵艳菊,孙召进,刘宗财
      2024(4): 66-7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102
      摘要:与常规轨道交通相比,悬挂式空轨列车在车辆结构上有较大差异,在整车噪声方面表现出独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基于“源-路径-接收者”模式,分析了空轨列车振动噪声特性,并采用低噪声方案对车辆噪声指标加以控制,基于统计能量法(SEA)建立了空轨列车整车噪声仿真预测模型,通过噪声线路试验加以验证,结果显示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空轨列车在噪声控制方面相比常规轨道交通车辆具有显著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噪声标准并确保稳定运行。  
      关键词:悬挂式空轨列车;源-路径-接收者;噪声特性与控制;整车仿真预测;噪声试验验证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0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张华海,陆军,熊伟,由天宇,申路民
      2024(4): 72-7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09
      摘要:为明确在排雪横截面不变时某型出口欧洲动车组的排雪特性与排障面板几何构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指导积雪加载条件下排障面板拓扑构型设计,运用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方法构建动车组冲击轨道松软积雪数值模型,开展不同前角和张角排障面板在冲击积雪过程中飞雪运动形态、排雪阻力和能耗功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排除积雪在空中的飞扬形态与排障面板前角与张角密切相关,调整排障面板前角与张角可调整飞雪z方向的飞扬高度和x方向的速度,从而避免空中飞扬的积雪阻挡司机视线,保障动车组安全运行;排障面板前角对动车组x方向排雪阻力影响较小,但可改变z方向排雪阻力的大小和方向;排障面板张角增大会导致x方向排雪阻力增大,z方向排雪阻力先增大后减小;动车组排雪能耗、功率与排障面板前角关联性较小,与排障面板张角呈正相关关系,减小排障面板张角可有效减小排雪能耗和功率,达到减载降负和节能效果。  
      关键词:动车组;排障面板;积雪;排雪特性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0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江慧,黄志辉,刘加蕙,于宏达
      2024(4): 80-8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10
      摘要:传统转向架通过小半径曲线时,导向轮对的冲角大,轮轨磨耗严重。双轴迫导向转向架能有效减小轮对冲角,但结构复杂,而单轴迫导向转向架结构相对简单且能有效减小导向轮对的冲角,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因此,文章以某工程车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采用传统转向架、单轴迫导向转向架和双轴迫导向转向架的工程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其曲线通过性能。同时,考虑牵引力和双向运行的影响,综合分析评估径向机构安装位置与动力轮对分布位置对工程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得出单轴迫导向径向机构与动力轮对的最佳布置方案,并对采用此种单轴迫导向转向架的工程车的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临界速度略低于采用传统转向架和双轴迫导向转向架的工程车;安装单轴迫导向径向机构能够有效减小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轮对冲角;与采用传统转向架的工程车相比,其轮轴横向力降低了9.51%,脱轨系数降低了11.32%,一位轮对冲角降低了52.49%。  
      关键词:迫导向转向架;径向机构;单轴;冲角;脱轨系数   
      5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98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梁海啸,胡喆,池茂儒,左昀昊
      2024(4): 87-9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11
      摘要:为了分析国内某型城际动车组在明线平地25 m/s强侧风下非定常气动力对列车平稳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文章根据该型城际动车组实际外形和动力学参数,分别建立了8编组列车空气动力学和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k-ω SST湍流模型计算了各节车所受的非定常气动力,将其作为外部激励输入到多体动力学模型中,形成流固耦合模型,计算了列车的风致车体振动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定常强侧风下,各节车辆所受的气动力具有明显的非定常特性,其主频在0.5~7.0 Hz;在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下,各节车的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均有所增大,其中头车的横向平稳性指标达到3.3,舒适度严重恶化;在较大的横向力和摇头力矩作用下,头车和尾车的车体与横向止挡发生碰撞是造成其横向振动加剧的原因;相较于无气动载荷,在25 m/s强侧风的条件下,列车头车和尾车的安全性指标明显增大,但仍保持在安全限度之内;增加横向止挡间隙、增大抗蛇行减振器和二系横向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头车的风致横向振动。  
      关键词:强侧风;城际动车组;非定常气动力;动力学;平稳性;安全性   
      5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73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绳义千,石怀龙,陈龙飞,刘志强,刘沿修
      2024(4): 96-10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12
      摘要:在高速列车主动悬挂系统动作的过程中,时滞现象在所难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性能的发挥。为了探究二系横向主动悬挂系统时滞现象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两自由度1/4车辆横向简化模型,推导出临界时滞理论计算公式;然后,建立高速列车全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控制模块进行联合仿真,采用一阶低通滤波器模拟实际控制力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特性,研究模态天棚与PID等控制策略的时滞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时滞的增加,模态天棚控制策略下的车体振动迅速恶化,横向平稳性指标迅速增加至2.0以上,而PID半主动控制几乎不增加横向平稳性指标;2种控制策略在50 ms内的时滞基本不会使构架振动剧烈恶化。若采用平稳性指标作为临界时滞的判据,则除PID控制策略外的大多数策略对应的临界时滞随着车速的提高而降低。文章系统性地研究了时滞问题,对高速列车主动悬挂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速列车;主动横向悬挂;时滞;平稳性;联合仿真;高速动车组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98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陈怡浩,梁乐,刘新,邓自刚
      2024(4): 107-11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107
      摘要:径向永磁轮具有“悬浮‒推进”一体化的独特优势,但是由于永磁轮存在非气隙侧漏磁现象,使得永磁轮利用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悬浮承载能力。鉴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轮充磁方案,能在相同永磁轮质量的条件下,有效提高悬浮驱动能力。文章提出在相邻永磁体之间插入斜向磁化的永磁体和径向充磁永磁体等分的永磁轮结构,阐述分析其基本原理,并搭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浮重比和驱重比为性能指标,求解各结构的最优尺寸。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插入斜向磁化永磁体的永磁轮结构,其悬浮力提升了14.80%,驱动力提升了14.98%;对于径向充磁永磁体等分的永磁轮结构,其悬浮力提升了9.2%,驱动力提升了7.6%。研究结果表明,在永磁体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文章提出的充磁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系统的悬浮力和驱动力特性,节约了成本,并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后续永磁轮结构的优化和磁悬浮车辆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永磁轮;Halbach阵列;充磁结构;永磁轮利用率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17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曾贵萍,唐阳,蒋明朝
      2024(4): 118-12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3.106
      摘要:独立轮对作为低地板列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构导致其导向性能缺失、磨损和噪声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低地板列车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已有的独立轮对单轴转向架滚动试验台,结合dSPACE系统搭建了快速控制原型(Rapid Control Prototype,RCP)测试平台,并提出了2种主动导向控制策略,分别开展了独立轮对导向性能验证、Simulink和SIMPACK联合仿真验证,以及主动导向控制策略的半实物仿真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独立轮对本身不具备曲线对中能力,当添加主动导向控制后独立轮对能完全无横向偏移。文章所提出的2种主动导向控制策略均能够使采用独立轮对的车辆获得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在补偿车辆速度和曲线半径的情况下,独立轮对横移量能高效地回复至中心线位置。  
      关键词:独立轮对;主动导向控制;RCP测试平台;半实物仿真;Dspace;城市轨道交通   
      20
      |
      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29631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姜焙晨,王晖,高乾宸,汪依宁,王明猛,王晋乐
      2024(4): 125-13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106
      摘要:为了充分研究切削式吸能装置在垂向偏置载荷下的吸能性能,文章设计了全尺寸垂向偏置冲击试验,并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研究垂向偏置冲击对吸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准确捕捉切削变形过程,预测的碰撞响应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轴向冲击工况下切削式吸能装置的总吸能量为230.74 kJ,平均力为590.20 kN,总压缩量为387.02 mm,相比于轴向冲击工况,垂向偏置冲击工况下结构的平均力、总压缩位移和总吸收能量分别减少了2.6%、1.8%和4.3%。研究发现垂直偏置冲击迫使吸能管产生了约3°的偏转,减少了吸能过程中刀具的切削深度和压缩量,这一变化解释了垂向偏置冲击工况对吸能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切削吸能结构;结构设计;垂向偏置冲击试验;数值模拟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18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晋永荣,陈晓丽
      2024(4): 132-13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103
      摘要: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列车雨刮器所受的气动载荷作用显著增强,而气动作用下雨刮器产生的失效问题会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为探明列车高速运行时雨刮器的气动特性,文章采用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以及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开展300 km/h、350 km/h及400 km/h速度等级下3车编组高速列车雨刮器明线运行气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提升,雨刮器所受气动力显著增大,且雨刮器主要受侧向力作用,头车雨刮器所受气动力比尾车雨刮器更大,为尾车雨刮器的3.2倍。头车雨刮器朝向车体外侧的一侧呈明显负压分布,相对于300 km/h,当列车速度提升至350 km/h时,雨刮器两侧压差增加了36%;当列车速度提升至400 km/h时,雨刮器两侧压差增加了78%。同时,列车运行时,空气由列车车头中轴线向车体两侧流动,使得雨刮器呈现向两侧分开的运动趋势,而尾车雨刮器呈现由两侧向中间靠拢趋势。文章的研究可为高速列车雨刮器的设计安装选择及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列车;雨刮器;气动力;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25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电力牵引与控制

    • 马小龙,高铭,熊国东
      2024(4): 139-14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17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自动驾驶系统中,车辆的横向控制在实现精确路径跟踪和稳定行驶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传感器数据传输、控制器数据处理和执行器转向响应等因素的存在,延时问题在车辆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然而延时会恶化横向控制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考虑延时的横向控制方法备受关注。文章旨在对考虑延时的横向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和分类,简要介绍了车辆模型和横向控制方法,分析了延时产生的原因和延时模型,并从基于延时预测补偿、延时状态空间增广和延时扰动鲁棒控制等3个方面对考虑延时的横向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自动驾驶;横向控制;预测补偿;状态增广;鲁棒控制;延时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2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金文斌,张佳辉,姚柏伶,孙鹏飞,王青元
      2024(4): 148-15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18
      摘要:高速列车运行环境的开放性导致列车容易受到外部阻力的影响,而该阻力难以通过建模的形式进行描述,为此文章研究了以“安全、平稳、准点”为跟踪目标的列车模型预测跟踪控制策略。首先,搭建了高速列车带约束、多目标预测控制模型,计算系统的Tube不变集,对列车状态和控制力进行紧束;在此基础上,为降低在线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量,设计了动态事件触发Tube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仅在满足触发条件时求解最优控制序列;最后,基于上海市域列车实际线路开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在保证较好跟踪性能的同时,显著减小模型预测控制的触发次数,降低在线计算量。  
      关键词:高速列车;列车自动驾驶;轨迹跟踪;模型预测控制;事件触发控制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97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余雨婷,黄杰,褚衍廷,周方圆
      2024(4): 155-16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19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弱磁控制系统常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运行于低速时,PMSM需要输出大转矩,以响应快速起步、加速及爬坡需求;电动汽车运行于高速,且超过额定速度时,PMSM处于弱磁状态,需具备一定的带载能力,以满足高速行驶和超车工况。针对PMSM弱磁控制中的转速突变,文章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s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替代速度外环PI控制器,对扰动项快速观测和补偿,减小速度突变对系统造成干扰,实现转速精准跟踪。针对转矩项干扰,结合转矩和磁链输出值设计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以替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构建令转矩和磁链脉动最小的价值函数,再通过价值函数的计算寻优,选取出最优空间矢量控制信号输送给逆变器。基于ADRC和FCS-MPC的优化作用,弱磁控制系统的抗扰能力、电流和转矩输出精度增强,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模型预测控制;弱磁控制;速度转矩突变;稳定性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4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何人伟,赵镤,张学方
      2024(4): 163-17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20
      摘要: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分配在权衡方案利弊、找出影响系统可靠性薄弱环节、促进设计改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可靠性需求分析出发,研究了计算网络拓扑可靠性的理论技术,提出针对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冗余架构的网络拓扑状态转移模型,并基于马尔可夫过程推导出网络拓扑可靠性计算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度、技术发展水平、重要度、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提出采用评分分配法进行系统部件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最后,以实际应用项目为输入,验证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可靠性计算与分配方法。该方法有助于依据实际项目应用对网络控制系统的RAMS分配指标,设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并给出RAMS设计合理性论证方法。  
      关键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网络拓扑;可靠性计算;可靠性分配   
      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48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铁道电气化

    • 唐阳
      2024(4): 171-18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21
      摘要:为了通过高速铁路线路整体接触导线抬升量数据研究弓网系统动态性能,文章建立了4种典型高铁线路的接触网模型和3种高速受电弓的三自由度归算参数模型,并利用罚函数法模拟弓网关系,建立弓网耦合模型,仿真计算接触线定位器抬升量在不同运行速度、不同运行方向下的变化。随后,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定位点智能识别分类方法,将接触线拉出值拐点作为定位点,结合现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将投票结果作为最终定位点判断标准,建立分类模型,优化定位点数据,并对接触线抬升量动态静态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定位点优化、数据空间同步后,得到连续的接触线抬升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170~350 km/h内4种典型线路定位器最大抬升量随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而增大;在300 km/h开口运行条件下,SSS400+受电弓的定位器动态最大抬升量小于法维莱CX-018与DSA380受电弓,最大抬升量在61.17~81.44 mm;在接触网参数确定的前提下,受电弓闭口方向运行时接触线平均抬升量要高于开口方向运行。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导线抬升;数据采集;弓网耦合;高速列车;有限元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638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 罗茵蓓,葛婷,孙泽勇
      2024(4): 181-18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4.04.022
      摘要:列车弓网电弧检测是铁路安全运维的重要方面。现有检测方案多以光学仪器拍摄弓网图像,并分析所拍图像是否含有电弧的光谱,以此判断列车弓网是否发生燃弧,然而,该方法受限于列车外部环境的能见度,具有不易维护的特点。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信号多频带特征的识别方法。首先,从电弧的时域和频域物理特征出发,通过理论推导、仿真和现场实测波形,论证弓网电弧的特征分量包含了瞬间电离导致的极低频分量、LC振荡引起的谐波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测量方案和数据预处理算法,结合历史数据形成特征集,并建立以特征向量为输入、以检测结果为输出的随机森林模型;最后将3C设备提供的燃弧标签和特征集代入训练,获得能够实时检测的分类器。通过现场随车试验论证其可行性,其中检测准确率达100%,回报率约98. 9%。文章提及的方法具有一定扩展能力,可根据用户提供不同事件标签进行训练,扩展模式识别的用途。  
      关键词:电力机车;电弧暂态特征;传感器应用;傅里叶变换;随机森林   
      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954517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