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9 3

      过分相技术

    • 胡家喜,周方圆
      2019(3): 1-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1
      摘要:介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结构以及电分相区的存在给牵引供电系统带来的影响;阐述车载自动过分相和3种地面自动过分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方案值得借鉴之处;提出一种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方案,该方案同时解决电分相和电能质量的问题,为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自动过分相;机械开关;电子开关;变频移相;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电气化铁路   
      1146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2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韩正庆,沈睿,周亚洲
      2019(3): 6-1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2
      摘要:电气化铁路的电分相使得列车过分相时存在过电压、过电流、弓网电弧等问题。柔性自动过分相技术在近年被提出,有望解决铁路电分相带来的系列问题。在介绍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别用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的小步长和大步长模型对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模拟列车通过电分相区的过程。仿真中采用功率控制减小受电弓与接触线的分断电流,采用变频移相实现中性段相位的柔性过渡。仿真结果表明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能实现列车不断电通过电分相区,且不产生功率冲击和电压冲击。  
      关键词: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实时数字仿真仪;电分相;功率控制;变频移相   
      44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22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郑勇,李学明,袁靖,董湘桃
      2019(3): 12-16,2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3
      摘要:针对神朔铁路的供电分相区多数处于长大坡道,电力机车传统过分相方式存在速度损失大和通过分相区时间过长等问题,电子开关过分相作为一种新型的带电过分相技术,首次在神朔铁路得到了应用。为适应电子开关快速换相,神华号电力机车的控制方式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在重载试验中,列车牵引、制动、惰行等工况均能实现带电、快速无故障通过电分相区。试验结果表明,神华号电力机车能适应基于电子开关的带电自动过分相的方式,速度几乎无损失,提高了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  
      关键词:神华号HXD1型电力机车;电子开关过分相;电分相;重载运输   
      50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2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郑亚平,吴丽然
      2019(3): 17-2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4
      摘要:介绍了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接触网、牵引负荷、过分相装置电气参数计算和系统仿真建模。建立了基于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的机车带载通过分相区的等效模型。从抑制感应电压、阀组续流等方面综合设计了中性区RC支路关键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方法抑制过分相过电压的有效性。  
      关键词:过分相;电子开关;过电压;RC支路;仿真;接触网   
      84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20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研究开发

    • 陶若冰,宋永丰,张家豪,谭金练,金珈辉
      2019(3): 22-2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5
      摘要:介绍了250~350 km/h可变编组动车组牵引系统的性能指标。参照大西高铁综合试验数据和中国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阻力测试结果确定动车组运行总基本阻力计算公式,依据列车运行速度和编组数得出阻力调整因子,对可变编组动车组运行总基本阻力加以修正。根据动车组加速度和牵引力要求,计算出不同速度等级的4~18编组整车功率,并依次计算出牵引电机和变流器的功率。为提升牵引系统的轻量化和集成化技术,主变流器选定3 300 V/500 A SiC混合功率模块器件。根据3个速度等级4~18编组整车的功率比,考虑牵引电机极限值,计算出相应速度列车的动拖比和齿轮箱变速比。在不同的速度等级和编组情况下,分别对3种故障状态下的牵引性能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牵引系统具有可行性,列车牵引、启动和电制动性能良好。  
      关键词:可变编组动车组;牵引系统;牵引电机;主变流器;牵引特性   
      888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9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杨二林,董侃,马颖涛
      2019(3): 29-3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6
      摘要:在高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车辆实际运用中,多台辅助变流器的启机并网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涉及到列控系统启机逻辑、启机时序和辅助变流器启机方法。为解决当前工程应用中多台辅助变流器的启机冲突问题,缩短辅助系统启机时间,降低列控系统对辅助变流器启机控制的难度,提出一种辅助变流器新启机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启机逻辑和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改进传统辅助变流器启机控制方法的不足,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证明该启机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辅助变流器;启机方法;并联控制;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   
      91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7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翠娥,申萍,王银,夏顺盈
      2019(3): 33-3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07
      摘要:目前国内对于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简称APM)牵引供电系统理论研究尚未成熟,为辅助新建APM线,在分析现有APM牵引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软件对其外部电源、牵引变电所、三相接触轨及车辆等组成部件进行建模。对比分析列车正常运行和过负荷运行时接触轨上线电压分布情况,验证所建立的APM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分析两列车同时运行时,不同追踪距离对系统电气特性的影响情况。分析单变电所退出运行时接触轨上电压分布情况,验证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为APM前期供电方案的设置及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旅客捷运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电压分布   
      74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应之丁,陈家敏
      2019(3): 39-41,4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112
      摘要:旋转涡流制动装置性能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基于旋转涡流制动装置动作时电磁场涡旋源密度的变化,从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入手,通过调整旋转涡流制动装置的气隙大小、转盘厚度、铁心磁导率、转盘磁导率、转盘电导率、不同电流和磁极排布方式等主要结构参数,并进行仿真和试验,可以达到提高制动力矩、减轻重量的目的。  
      关键词:涡流制动;电磁场;仿真分析;参数优化;涡旋源密度;高速列车   
      71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5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段华东,肖典喜,袁文辉
      2019(3): 42-4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114
      摘要:对比分析了现有高速动车组设备舱强度计算与评估标准,提出将气动载荷设为定值研究设备舱疲劳强度的方法。通过静强度分析优化改进了设备舱结构,对比分析了单独施加气动和冲击,同时施加气动和冲击对设备舱静载荷的性能影响;同时参照标准和实测载荷,探索性研究了不同气动载荷下设备舱疲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气动载荷对设备舱强度影响较大,±1 500 Pa气动载荷下设备舱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高速列车;设备舱;疲劳强度;气动载荷;空气动力学;MKJ疲劳曲线;有限元分析   
      77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石小磊,周达,杜振环
      2019(3): 47-5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0
      摘要:为解决机车UIC网关中PCI-VME桥接芯片的停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PCI-VME总线桥,实现了本地PCI总线操作与系统VME总线通信的相互转换。详细阐述了PCI总线接口IP核协议解析和PCI转VME协议转换有限状态机设计方法,利用机车网络控制系统测试平台对该设备进行了互联互通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总线桥可实时可靠地进行PCI协议解析和VME数据通信,设备的成功研制为推动我国基于VME的机车车载电气部件自主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支持。  
      关键词:PCI总线;VME总线;有限状态机;协议转换   
      449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雷
      2019(3): 51-55,5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1
      摘要:为了提高列车运行稳定性,针对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进行研究。根据牵引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故障现象与发生原因,提取用于故障诊断的特征信号;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LSSVM)的故障诊断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算法提取数据特征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来降低输入维数;使用多种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PCA算法提取特征的PSO-LSSVM故障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和识别准确性。  
      关键词:列车供电;故障诊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粒子群优化;主成分分析;接触网   
      73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2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刘群欣,霍芳
      2019(3): 56-5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2
      摘要:针对CRH2型动车组要求整车控制系统高安全可靠性的特点,重点研究了网络控制系统通信架构、软硬件控制平台及车辆电气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控制系统在冗余通信、安全导向、联锁保护的设计策略及优点。长期运用表明系统性能表现优异。  
      关键词:CRH2型动车组;故障导向安全;安全可靠性;网络控制系统   
      774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于森林,牛剑博,张瑞峰,詹哲军
      2019(3): 60-63,6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3
      摘要:介绍了机车四象限变流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交流侧电流存在直流偏置的原因,讨论了2种常用的抑制直流偏置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一种通过根轨迹法对控制器进行设计优化,实现对电流直流偏置抑制的控制算法。经过Matlab/Simulink软件的仿真分析和半实物仿真平台测试,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满足设计需求。  
      关键词:四象限变流器;直流偏置;抑制方法;机车   
      687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10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闫宏凯,潘新民,叶文军
      2019(3): 64-6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4
      摘要:强风天气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南疆线前百公里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受大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区段。为了进一步降低行车安全风险,提高运营组织管理水平,需要引入局地短时大风预报,形成大风预报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指挥行车的新模式。文章对2015—2018年南疆线前百公里风监测小时数据及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调度实际指挥行车命令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重点选择对行车指挥产生影响的数据,确定了4个行车区域内5个行车控制关键风速监测点,为准确预报行车区域内最大风速提供基点位置,确保风季铁路列车运行安全。  
      关键词:行车安全;南疆线;风速监测;数据分析;预报基点   
      40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8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邵健帅
      2019(3): 69-7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113
      摘要:为研究铁路接触网在被动式短路断电时的热效应,对短路电流对接触网的主导电回路、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之间的温升情况进行研究。介绍了接触网在被动式短路断电模式下的短路电流、接触面积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局部热效应模型的计算模型,针对接触网发热量、接触线与滑板之间的温升情况进行计算。研究得出发热量受接触面宽度和接触力的大小影响较大;在牵引变电所附近实施短路作业烧损甚至熔断接触线的概率较大;新接触线在大张力作用下存在接触线断线的危险。  
      关键词:电气化;接触网;短路电流;热效应;G-W模型   
      80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8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沈迪,陈未敏,周明磊,王琛琛
      2019(3): 75-8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111
      摘要:在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压中含有较多的低次谐波分量,低次谐波对牵引电机的温升、损耗等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对低开关频率下不同调制方式对电机谐波损耗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针对谐波铁耗与谐波铜耗分析其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两者基于谐波电压幅值的谐波损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目前广泛使用的3种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谐波电压幅值随调制比的变化曲线,以某实际动车组牵引电机参数为例分析对比了不同调制方式下电机谐波损耗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于选择大功率牵引逆变器的调制策略,以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谐波损耗;集肤效应;低开关频率;调制方式;高速列车;动车组   
      67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6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邓文明,王俊勇,苏安社,高文斌,王俊峰
      2019(3): 81-84,8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7
      摘要:动车组主断路器的触头在闭合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引发动触头的弹跳,导致触头之间拉弧,进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烧坏触头,使断路器故障,导致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停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主断路器方案设计阶段,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产品性能进行有效预测和评估,使设计方案得到优化。通过对动车组高压电气箱研制项目中的某型号主断路器进行研究分析,采用Adams与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主断路器虚拟样机数学模型,预先对断路器可能产生的弹跳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减少设计缺陷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提高产品可靠性。  
      关键词:主断路器;弹跳;Adams与AMESim联合仿真;虚拟样机技术;动车组   
      67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相宁,安超,高峰,刘小霞,毕海权
      2019(3): 85-8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8
      摘要:高速列车轻量化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对其服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发生火灾时,轻量化的承载结构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可能受到破坏,从而造成损失。本文以有限元理论、非线性理论和结构准静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热耦合静强度刚度仿真分析方法,并基于ABAQUS软件提出了仿真分析技术路线。通过对某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热力耦合静强度刚度仿真分析及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速列车;车体;火灾;热力耦合;强度;仿真   
      70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3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王飞,赵呈锐,郑良广
      2019(3): 90-9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19
      摘要:介绍了基于线阵CCD的空间滤波器的基本架构与原理,并通过MATLAB工具对基本型空间滤波器的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基本型空间滤波器频谱中存在的严重的基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差分算法来解决,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和真实皮带轮运动视频验证;对空间滤波器的各项参数设置对测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确定了光栅周期宽度、周期数、CCD像素值、ADC采样分辨率、采样时间长度等参数的选择范围。基于线阵CCD结构的空间滤波器具有成本低、安装调试简单、噪声低等特点。  
      关键词:空间滤波;高速列车;重载列车;速度测量;线阵CCD   
      45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2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小勇,张庆,饶沛南,耿志东,罗盼
      2019(3): 95-98,11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0
      摘要:为适应变流产品高频化、高功率密度化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LLC谐振软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了LLC谐振网络主要数学关系,分析了软开关实现的理论条件。提出了LLC谐振软开关电路在工程上实现软开关的3个约束,结电容放电时间约束、一次侧电流过零约束和频率匹配约束。在此基础上搭建了1台60 kW基于LLC谐振软开关的DC/DC变换器,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LLC谐振;软开关;DC/DC变换器;软开关工程约束;结电容放电时间;一次侧电流过零时间;频率匹配   
      74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401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彭宝林,林平,李涛,蒋聪健
      2019(3): 99-101,11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110
      摘要:针对在污染严重环境下,机车和动车组车顶高压电器易发生闪络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情况,依据机车和动车组典型主电路工作原理要求,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的基础上,将传统分散安装于车顶的高压电器集成设计于封闭箱体内。该方案降低了高压电器环境污染等级,提高了产品绝缘可靠性,同时节约了车内设备安装空间。  
      关键词:高压电器;集成;污染等级;绝缘可靠性;机车;动车组   
      79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陆海英
      2019(3): 102-10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2
      摘要:轴箱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刚度参数对轨道车辆高速运行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而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在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各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应用广泛。文章依据结构特点将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分为四体式、三体式、两体式和一体式4种不同的基本形式,并对各种结构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CRH3型动车组的两体式转臂式轴箱结构综合考虑最优,并给出其定位刚度对各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轴箱定位;转臂式轴箱;定位刚度   
      70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8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曲长萍
      2019(3): 107-11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3
      摘要:针对车载数据远程传输中存在大量冗余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数据远程传输方法。在基于套接字的数据远程传输过程中,首先将待传输的车载数据进行分块处理,通过MD5算法计算数据块特征值,然后将计算的特征值发送到地面接收端,由地面接收端判断数据冗余性。针对机车车载数据长度固定但周期不同的特点,提出更适合车载数据传输的数据分块方法,并以HXD2型机车数据为例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线传输中增加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优化传输策略、节省网络带宽、降低数据传输成本。  
      关键词:远程传输;冗余数据;重复数据删除技术;MD5算法;数据分块   
      41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7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城市轨道车辆

    • 牟岩
      2019(3): 111-116,13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4
      摘要:城轨车辆的直流供电环节是牵引传动系统良好调速性能的关键,受车载变流装置及谐波抑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牵引系统在外界激励作用下容易发生直流侧耦合振荡。文章通过探究失稳原理,提出主动、被动阻尼抑制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振荡抑制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从而实现牵引系统直流侧耦合振荡抑制的作用。  
      关键词:城轨车辆;牵引系统;耦合振荡;振荡抑制;城市轨道交通   
      68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7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吕阶军
      2019(3): 117-11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5
      摘要:针对国内地铁受电弓在运用中普遍暴露出与刚性接触网不相适应而出现结构件开裂、结构件失效、弓网事故、滑板异常磨耗等问题,为提高地铁受电弓运用可靠性、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对地铁受电弓进行改进以适应国内严苛的刚性接触网线路。分析验证表明改进方案可靠,并在深圳、南京等地铁项目装车运用。  
      关键词:地铁受电弓;刚性接触网;静强度分析;优化改进   
      648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李永华,李会杰,王剑,智鹏鹏,盛自强,王百发
      2019(3): 120-124,13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6
      摘要:为了减少地铁车辆底架优化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目标响应分散性问题,利用双响应面模型对其进行稳健优化设计。首先利用Monte Carlo方法筛选出对目标响应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进行拉丁超立方抽样得到设计变量及目标响应的样本点;再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点进行拟合,求得目标响应的多项式响应面函数,对其进行均值估计和方差估计,得出均值和方差的响应面函数;最后以方差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均值函数为约束条件建立稳健优化模型,采用内点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双响应面模型进行稳健优化后底架结构的抗外界因素干扰能力提高,并且强度得到改善,质量减小。  
      关键词:地铁底架;双响应面;稳健性设计;动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尺寸优化   
      42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商佳园,池茂儒,周橙,周小智
      2019(3): 125-12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7
      摘要: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电机处于弹性悬挂系统中,承受轮对的冲击和电机电磁力的作用。基于某直线电机车辆,建立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考虑电机电磁力作用,采用Simpack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从直线电机气隙、车辆动力学性能和电机振动的角度研究分析了悬挂装置不同垂向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线电机悬挂装置垂向刚度对车辆曲线通过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都会有影响,增大垂向刚度可以减小轮轨垂向力和垂向平稳性指标,横向平稳性指标会略有提升;小垂向刚度时气隙变化较大,增大垂向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气隙的变化和电机的振动,大垂向刚度会使电机的高频振动成分增加。综合考虑,建议电机悬挂装置中电机悬挂梁支撑节点垂向刚度范围为24~60 MN/m、吊杆节点垂向刚度范围为192~480 MN/m。  
      关键词: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垂向刚度;车辆动力学;电磁力;联合仿真   
      73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文文,张潜
      2019(3): 129-13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8
      摘要:以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为切入点,分析讨论地铁车辆操作紧急解锁后列车运行控制策略以及车门状态设置,通过优化改造车辆既有控制电路,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规范文件中的紧急解锁功能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在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率。  
      关键词:地铁车辆;紧急解锁;接口设计;优化   
      507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吴晓,王建,徐银光,王春波
      2019(3): 132-13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29
      摘要:悬挂式单轨交通主要适用于道路狭窄或者建筑密度大的特殊地区,通常这些地区设置曲线段较多。曲线段的设备限界直接影响工程可行性、工程投资以及行车安全等问题。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与传统轨道交通系统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外暂无可直接利用的限界相关规范和标准,为此,以德国H-BAHN型悬挂式单轨车辆为例,通过对车辆结构的分析研究,进而分析水平曲线地段的设备限界加宽因素和计算公式,并采用研究的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曲线段内侧和外侧的加宽量。  
      关键词:悬挂式单轨交通;设备限界;曲线地段;加宽   
      46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付志亮,林琳,王茂权,周强,张爱华
      2019(3): 136-13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30
      摘要:在土耳其伊兹密尔地铁车辆车门系统的设计中,通过对塞拉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设计改进,实现了红外线光栅探测技术、LED隔离指示灯带技术、声光报警开门按钮等新技术及功能的成功应用,提升了地铁车辆车门系统的人性化、舒适性及安全性能。  
      关键词:塞拉门;红外线;障碍物;隔离;地铁车辆   
      384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90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试验检测

    • 马洁,王立德,岳川,申萍,邱霁
      2019(3): 140-143,14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31
      摘要:电连接器对于动车组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至关重要。为提高电连接器产品寿命预测的效率与准确度,通过设计实施连接器加速试验,获取产品性能退化数据,采用寿命预测物理模型与数据处理算法,基于退化量分布的加速退化数据建模流程,实现动车组电连接器可靠度与寿命的评估。据此设计了基于退化数据的寿命预测软件,实现了退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布拟合、模型参数计算、模型曲线绘制与寿命值的预测。  
      关键词:电连接器;动车组;退化量分布;寿命预测;拟合;参数计算;MATLAB   
      147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8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龙建坡,王舒卿,吕常智
      2019(3): 144-14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32
      摘要:为了解决铁路监控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在开关信号传输中的电压信号波动较大、系统不能正常识别的问题,分析了开关量远程检测的主要概念,提出了采用模拟量信号的检测和A/D转换的新设计思想,并完成了电路设计。经现场测试,所设计电路在低压监控系统中能完成开关量的远程精确检测和通信,系统运行状况稳定可靠。  
      关键词:开关量;远程检测;A/D转换;监控系统   
      46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王培
      2019(3): 148-15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120
      摘要:针对目前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人工测试存在的测试不充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可进行联锁系统功能自动化测试的仿真测试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分析联锁系统的系统结构以及人工测试流程,确定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最终实现联锁功能的自动化测试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自动测试;仿真测试;黑盒测试   
      589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86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运用维保

    • 孙法雄,刘涛
      2019(3): 151-15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34
      摘要:东莞地铁2号线开通初期,列车客室车门频繁出现无障碍物情况下的自动防夹故障,严重影响了乘客服务质量。通过对门驱结构对比调查,分析了自动防夹故障原因,并从客室车门环境风压、结构设计及车门软件参数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客室风压优化、机械尺寸调整、软件参数优化等改进策略。经实践验证,采取的措施合理有效,基本解决了自动防夹故障。  
      关键词:东莞地铁2号线;地铁车辆;电动塞拉门;自动防夹   
      448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385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刘金榕,杨文昭,刘海涛,王佳佳,饶沛南
      2019(3): 154-15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9.03.035
      摘要:通过对接触器故障进行分析,从软件逻辑和硬件优化2个方面进行了可靠性提升,在动车组领域首次对接触器的可靠性定级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较好结果,为接触器故障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动车组;接触器;可靠性;DCHK   
      427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94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