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3 1

      技术专题

    • 刘国友,吴义伯,徐凝华,窦泽春
      2013(1): 1-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2
      摘要:主要针对牵引级1 500 A/3 300 V IGBT 模块进行热学分析,建立了基于热节点网络的热阻等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优化了功率模块的稳态热阻分布,通过有限元模型对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仿真设计,验证了该热阻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功率模块;IGBT;热阻分析;节点模型   
      1094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34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王彦刚,Jones Steve,刘国友
      2013(1): 5-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5
      摘要:介绍了功率模块的现状、封装过程、可靠性及其失效规律,论述了研究模块可靠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如耐力试验和环境试验,讨论了模块的主要失效机制如键合引线失效、表面金属化重建、焊料疲劳和衬底分层等。  
      关键词:IGBT 模块;可靠性;可靠性试验;失效机制;寿命   
      1708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3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窦泽春,Rupert Stevens,忻兰苑,刘国友,徐凝华
      2013(1): 10-1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6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压接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设计,分析其相对于传统IGBT 模块的优势,并通过静态和动态测试分析了其电气性能特点,展示了其良好的特性以及广阔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全压接;IGBT 模块;结构设计;特性分析   
      914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32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综述与评论

    • 荣继纲,黄友剑,程海涛,刘建勋
      2013(1): 14-1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9
      摘要:为满足轨道交通减振领域日益丰富的技术发展要求,从橡胶减振元件的环保性、寿命与舒适性、专利问题、轻量化、精细化、功能化、智能化等方面探讨了橡胶减振元件在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橡胶减振元件;环保型;长寿命;轻量化;精细化;智能化   
      74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30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研究开发

    • 郝明远,郝全利,刘曰锋
      2013(1): 17-1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0
      摘要:为保证动车组维修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提出CRH3C高速动车组设计中的钥匙锁闭概念,并阐述了其原理和过程,推广“自身安全,自我掌控,自己负责”的安全理念  
      关键词:钥匙锁闭;CRH3C 高速动车组;高压设备;维护安全   
      46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杨相健,吴庆,何永强,张涛
      2013(1): 20-2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1
      摘要:为研究重载组合列车中的中间机车承压能力,在分析13A/QKX100 钩缓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具有钩尾摩擦弧面的车钩仿真模型。采用由1 台HXD1 八轴机车及2 节C80 货车组成的列车模型,分析了不同特性钩缓系统的承压动态表现,并研究了配备不同特性钩缓系统时中间机车的承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没有摩擦稳钩作用的车钩,中间机车轮轴横向力最大值随纵向压钩力及车钩自由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车钩自由角较小时轮轴横向力相对纵向力的增大不明显;当车钩自由角小于6°时或钩缓系统具有摩擦稳钩作用时中间机车的承压能力大于2 500 kN。  
      关键词:中间机车;承压能力;钩缓系统;重载列车   
      93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8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蒋益平,池茂儒,朱海燕
      2013(1): 23-2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2
      摘要:利用循环变量法建立了由2 台“和谐号”机车牵引的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3 维空间耦合模型,比较了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当机车处于2+0、1+1+0、1+0+1 这3 种不同编组位置时,在主辅机车同步牵引、辅机滞后牵引、主辅机车同步制动、加装可控列尾装置制动等工况下列车的车钩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以上牵引和制动工况下,机车在1+1+0编组位置时列车整体车钩力最小;在2+0编组位置时列车的车钩力和列车冲动均最大,而1+0+1 编组位置下列车性能处于1+1+0 和2+0 编组位置之间。在安装可控列尾装置后,在制动时列车的车钩力和纵向冲动均较未安装时减小。所以在对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进行编组时,宜采用1+1+0 这种编组方式并安装可控列尾装置。  
      关键词:重载组合列车;编组;牵引工况;制动工况;车钩力   
      810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7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肖功彬,张东方,陈华国
      2013(1): 27-3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3
      摘要:主要对SDA1 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气牵引系统中的电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辅助变流系统及技术创新点进行了系统介绍。该电气牵引系统在试验及现场运用中表现出良好性能,表明SDA1型机车电气牵引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SDA1 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气牵引系统;主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辅助变流系统   
      85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6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彭乡
      2013(1): 31-3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31
      摘要:阐述了3B0 轴式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特点和结构特点,介绍了牵引变压器保护装置和监视装置。机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运用结果表明,其牵引变压器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运行要求。  
      关键词:3B0 轴式;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   
      92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5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朱俊,李芳,王丽芳
      2013(1): 35-3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7
      摘要:对IEC61375-1 规定下的MVB 总线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MVB 总线网络动态性能的衡量指标为协议效率、网络效率、网络有效利用率、网络吞吐量等,并推导出了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通过仿真模型实例计算评估了不同通信介质和负载对MVB 总线网络的动态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列车通信网络;MVB;网络动态性能;仿真   
      108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4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刘晓波,刘剑
      2013(1): 39-4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5
      摘要:基于一重载电力机车司机室的详细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模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应用声学有限元法对室内空腔声学模态、轮轨垂向随机激励下的室内声压、室内测试场点处6.3~2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压频率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司机室结构的局部模态频率比较密集,且主要在80 Hz 以下的低频段;现有司机室空腔声学模态的零声压节线在较大范围内使人耳处于声压幅值较小的区域;在运行速度100 km/h,轮轨垂向随机激励下,空腔声学模态的节线位置发生了稍许偏移;阻尼和吸声材料使室内100~200 Hz 频段内的噪声特性有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重载电力机车;司机室;声振特性;声学有限元;声振耦合   
      69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志新,田爱琴,车全伟,肖守讷
      2013(1): 43-4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7
      摘要:针对高速列车速度高、动能大的特点,设计了车体被动安全防护的特殊端部吸能结构,并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研究高速列车头车司机室端两级吸能装置以及车体尾端弱刚度结构的耐碰撞性能,重点考察其与刚性强撞击时的界面力、变形以及能量吸收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两级吸能装置变形有序,具备约3.4 MJ 的能量吸收能力,可有效保护司机室结构;车体尾端弱刚度区具备6.5 MJ 的能量吸收能力,可有效保护乘客区结构的安全。将上述结构应用在某型高速动车组车体并按照欧标EN15227 进行36 km/h 对撞工况的验证,司机室头部吸能结构变形合理,列车未发生爬车现象,司机室及客室结构完整,头车平均加速度为4.4g,满足标准要求。  
      关键词:碰撞;被动安全;LS-DYNA;车体设计;能量吸收;高速列车   
      105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李碧钰,丁杰,谭渺,李志杰
      2013(1): 48-5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8
      摘要:介绍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将辅助变流器、蓄电池充电机、单相电源以及相关控制电路一体化的集成式辅助电源柜设计方案;通过建立柜体仿真模型,对柜体进行结构静强度和动力学分析。最后由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集成式辅助电源柜体满足产品设计要求,解决了车下安装空间有限的难题,在重量和体积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集成式辅助电源柜;结构设计;计算机仿真;SIV;IGBT   
      92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2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王玉光,周业明,马利军
      2013(1): 51-5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29
      摘要:为了提高机车齿轮罩的疲劳强度,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对齿轮罩进行了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分析中根据齿轮罩振动模态和应力状态分布情况,确定了原结构强度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合理的改进。改进后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其响应的固有振动频率,以避免服役过程中壳体产生共振。同时,改进后齿轮罩的疲劳强度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使用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所得数据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关键词:机车齿轮罩;齿轮罩裂纹;模态;疲劳强度;动态特性;结构优化   
      82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13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城市轨道车辆

    • 姜悦礼,史秀娈,董明
      2013(1): 55-5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8
      摘要:分析了系统安全性设计目标,介绍了城轨车辆牵引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标准依据,提出了安全性的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方法,阐述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步骤等。  
      关键词:城轨车辆;牵引系统;安全性;评估   
      996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雷成,肖守讷,罗世辉
      2013(1): 60-6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1
      摘要:从耐碰撞轨道车辆总体设计思想出发,依据国内、外相关的耐碰撞设计规范和准则,结合某型城际动车组,利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其头车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城际动车组头车的耐碰撞性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城际动车组;显式有限元;头车;耐碰撞性能   
      468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张爱明
      2013(1): 64-6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2
      摘要:概要介绍了国内首次采用直线电机线路的广州地铁4号线调车机车的方案设计,主要针对直线电机线路的特殊要求,对GCY-450 型内燃机车所采取的一系列特殊设计,重点对GCY-450 型内燃机车设计时的限界、转向架、重联功能、牵引制动性能及过渡车钩等方面的特殊设计进行了具体说明。  
      关键词:直线电机线路;侧压力;GCY-450 型内燃调车机车;广州地铁4号线   
      45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徐绍龙,倪大成,刘良杰,王永通,郑良广
      2013(1): 68-7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3
      摘要:详细分析了地铁车辆过无电区时电源中断及中间电压变化情况,提出了自适应微制动维持中间直流电压稳定的技术,并确定了相应的工程应用解决方案,且通过试验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的国产地铁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要求,该技术达到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关键词:地铁列车;无电区;自适应微制动;中间直流电压   
      61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0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新车新技术

    • 陈新溅,陈中杰,陈超录,李伟,乔显华
      2013(1): 73-7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4
      摘要:介绍了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参数及性能要求,阐述了电气牵引系统牵引/ 电制动特性、列车运行能力仿真计算、主电路、控制系统、储能管理系统,分析了储能式牵引系统与传统电气牵引系统的对比情况。该车已完成线路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储能式;超级电容;轴控;永磁同步电机;轻轨车;跨座式单轨列车;电传动系统   
      1044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001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试验检测

    • 刘举平,余为清,汤兆平
      2013(1): 78-8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30
      摘要:以SPMC75F2313 作为测控核心,利用霍尔传感器对牵引电机电流进行实时采样,通过对电流偏差和时间尺度的判读,对列车牵引电机状态进行判定。当小齿轮弛缓、电机断轴等故障发生时,装置可以准确地报警并记录故障信息,提醒乘务员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关键词:SPMC75F2313;霍尔传感器;齿轮弛缓;牵引电机;报警   
      84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9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谢陈刚,陈明奎,李小文,谭利红,刘伟良
      2013(1): 81-8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3
      摘要:为解决牵引逆变器测试系统中局域网通信问题,研究了一种双网卡通信技术。该方法利用双网卡代替路由器,实现了工控机与控制机箱、被测DCU 机箱的网络通信。经过试验验证可知,在控制机箱和被测DCU 机箱均安装服务器程序,且工控机安装客户端程序的工况下,需将双网卡IP地址设置在不同的网段内,才能正确实现数据通信。该方法已成功应用深圳地铁5 号线牵引逆变器测试系统中。为解决牵引逆变器测试系统中局域网通信问题,研究了一种双网卡通信技术。该方法利用双网卡代替路由器,实现了工控机与控制机箱、被测DCU 机箱的网络通信。经过试验验证可知,在控制机箱和被测DCU 机箱均安装服务器程序,且工控机安装客户端程序的工况下,需将双网卡IP地址设置在不同的网段内,才能正确实现数据通信。该方法已成功应用深圳地铁5 号线牵引逆变器测试系统中。  
      关键词:双网卡;测试系统;通信冲突;DCU;逆变器   
      102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97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薛刚,孟锰,杨海军
      2013(1): 83-8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5
      摘要:分析了车辆结构和电气线路连接方式对电气线路试验(包括线路导通和绝缘耐压试验)的影响,针对车辆现状,提出了回路测试的方法。该试验方法在保证试验内容完整、准确的前提下,优化了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关键词:电气线路;试验;回路测试法;接线方式   
      613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95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计算机应用

    • 周洁,邓胡滨
      2013(1): 85-88.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1
      摘要:简要介绍了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定位技术,讨论了应用CC2431 实现基于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分布式定位算法,描述了定位及信息采集系统搭建的过程,包括采用嵌入式技术构建传感器节点、基于ZigBee 协议栈Z-Stack 的应用开发及人机交互平台的设计,着重分析了定位过程中协议栈数据帧交互的流程。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下,系统定位实时性强,可满足传感器数据在线监测的需求。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定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息采集   
      78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94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运用检修

    • 薛红山
      2013(1): 89-9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6
      摘要:通过对HXD2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抱轴箱轴承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进而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大秦线重载运输的安全。  
      关键词:HXD2 型机车;抱轴箱轴承;措施;重载列车   
      86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93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吕国平,秦宝清,范春斌
      2013(1): 9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7
      摘要:针对机务段提出的SS7E 型电力机车压缩机热保护的现象以及旋风筒不易清洗维护导致进风量小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关键词:SS7E 型电力机车;过滤器;百叶窗;清洗维护   
      41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90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郑继东
      2013(1): 92-9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4
      摘要:针对机车LKJ 装置的3 路速度通道中只要有1 路发生电源线短路故障,LKJ 装置的速度传感器供电电源模块就会短路保护,造成无速度信号导致机破事故以及在0 通道或者1 通道发生信号故障时, LKJ 装置相位防溜功能无法实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利用机车已有的4 个速度传感器,在每个传感器中取2 路信号进行自动判断切换的思路,介绍了自动转换装置的原理和功能。该装置可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并保证机车相位防溜功能的实现,保证列车正常运行。  
      关键词:LKJ 装置;速度传感器;相位防溜;自动转换装置   
      78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89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韩建宁,王彬,杨丽辉
      2013(1): 94-9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09
      摘要:以HXD2 型电力机车为例,针对其主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短路建立了等效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理论分析。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建立了主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短路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HXD2 型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短路故障;中间直流环节;仿真   
      962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988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 潘忆宁,王俊勇
      2013(1): 97-9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13.01.010
      摘要:介绍了京沪高铁CRH380BL 动车组受电弓的控制原理,对其在运用过程中发生的升弓故障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改进措施。  
      关键词:受电弓;CRH380BL 动车组;故障;改进措施   
      98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0433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