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0 4

      专稿

    • 刘可安,戴计生,徐海龙
      2020(4): 1-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1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推动城轨车辆牵引传动系统的维修模式从“计划修”“故障修”到“状态修”的变革转型,提出了城轨车辆状态修车地一体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了FORESEE智能运维平台。重点围绕牵引电机、变流器、高压部、走行部等关键部件,提出一系列最大化利用已有控制信号的多信息融合在线故障检测与状态评估方法,以及结合退化原理模型和大数据挖掘的关键部件寿命预测技术,相关技术已得到应用验证,可实现车载设备的主动式精准维修,保障城轨车辆的运行安全和提高检修维护的经济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状态修;FORESEE智能运维平台;状态评估;寿命预测   
      406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313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试验检测技术

    • 汪海燕,孙国栋,佘鹏,唐明赞
      2020(4): 8-12,2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2
      摘要:开展高速动车组内风挡动力学特性研究是改善车端连接系统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内容。首先,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端内风挡系统,并采用模态试验的方法获得内风挡固有振动特性。其次,基于350 km/h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进行实车线路试验,对内风挡与安装框架进行了振动测试,对比分析外风挡有无间隙条件下内风挡与车端连接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高速动车组内风挡结构的前8阶固有振动频率之间数值接近,使得内风挡振动的主频范围增大,易受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宽频激扰引发弹性共振。当列车外风挡无间隙时,内风挡结构在风挡框架的宽频振动激励下其多阶固有频率被激励,产生接近固有频率的弹性共振;当列车外风挡之间存在间隙时,空腔内压力变化频率使得内风挡产生强迫振动。研究可为内风挡疲劳寿命以及内风挡结构动力学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内风挡;动力学特性;模态试验;实车试验;高速列车   
      49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9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赵塔,付彩欣,刘雪明,宋刚,郝宏海,孙平
      2020(4): 13-1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3
      摘要: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主要特性,阐述了电磁屏蔽原理,通过铝、铝合金、碳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对比试验,总结了CFRP作为车体材料时在电磁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从10×103~40×109 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特性,结合电磁衰减特性曲线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轨道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   
      31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8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王雄,宋郭蒙,黄南,吴智勇,王洪峰
      2020(4): 17-2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4
      摘要:水冷散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是水冷系统中的2个核心换热部件,其热性能测试属于常规的型式试验,通常水冷散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是在2个独立的分属不同专业试验台进行性能测试。文章针对水冷散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测试条件的异同特点,设计了可以兼容测试水冷散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的多功能集成式测试平台,并且可以用于水冷系统的性能测试,有助于水冷系统参数的验证。经案例验证,其冷却液流量相对误差小于1%,温度相对误差小于2%,应用案例的温升和流阻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  
      关键词:水冷散热系统;测试平台;水冷散热器;板翅式换热器;轨道交通车辆   
      559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许义景,赵海涛,夏文杰,郭家传
      2020(4): 23-25,3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5
      摘要:为研究涡流制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涡流制动试验台的系统方案,并简要介绍了系统各单元模块的功能。重点对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方案做了阐述,确定了轨道轮的尺寸、电机的功率和试验台的转动惯量;对试验台的涡流制动力进行了理论和仿真计算,并对比了高速磁浮列车涡流制动实测数据,显示三者误差较小。  
      关键词:涡流制动;试验台;制动力;磁浮列车;有限元分析;仿真;高速列车   
      429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梁大伟,张春磊,周江伟
      2020(4): 26-3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6
      摘要: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在发生牵引系统接地故障时的可用性,减小售后人员排查故障的难度,提出一种自动定位接地点的方法。该方法结合电压型接地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接地检测电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定位接地点并能自动切除接地部件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通过软件自动定位接地位置,并能根据不同接地点自动执行不同级别的保护,提高了列车的可用性和处理接地故障的效率,为后续动车组的可维护性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接地故障;电阻分压法;接地电流法;故障诊断   
      303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4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刘志祥,张志强,张洪顺,梁立鹏,赵晓春
      2020(4): 33-3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07
      摘要:轨道车辆碰撞试验中的加速度数据是考核车辆耐撞性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轨道车辆质量和刚度大,碰撞时加速度波形不同于汽车碰撞测试波形,有必要对轨道车辆碰撞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选型试验,通过在同一批次试验中,对比不同阻尼系数、不同量程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得到适合轨道车辆碰撞试验的加速度传感器。试验研究表明,阻尼系数在0.4~0.8左右,量程在(1 000~2 000)g左右的加速度传感器较适用于轨道车辆碰撞试验。  
      关键词:加速度传感器;轨道车辆;碰撞试验   
      39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3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黄梦莹,罗江平,王文星,曹经纬
      2020(4): 41-46,5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100
      摘要:钢轨伤损的种类众多且形态各异,即便对于同类伤损,在超声波钢轨探伤检测软件中形成的B显图像也会存在差异,而当某类伤损的B显图像变化超出一定范围后,检测软件便无法识别该伤损的类别。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钢轨伤损分类算法,其采用Tamura纹理特征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相结合的算法提取伤损B显图像的特征值并组成特征向量,使得作为分类器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能够对不同种类伤损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从而用训练后的最优分类函数预测未训练过的待测伤损的类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钢轨伤损图像分类方面实现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关键词:钢轨;Tamura纹理特征;LBP;特征提取;SVM;钢轨伤损分类   
      447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刘玉婷,林建辉
      2020(4): 47-5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0
      摘要:高速列车轴承的故障特征提取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趋势与频带合并的改进EWT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高速列车轴承的故障诊断。该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根据IMF分量判断准则,提取故障信号的频谱趋势,从而得到初始的频谱分界点;然后计算各初始频带的故障信息判断指标,得到自适应阈值,判断初始频带的有效性,通过对无效频带的合并完成频谱的重新划分;最后进行经验小波变换,将各频带通过正交滤波器组,对得到的各分量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改进后的EWT方法可以准确地提取出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基频和倍频成分,有效地确定轴承故障。  
      关键词:高速列车;经验小波变换;频谱趋势;Hilbert变换;故障诊断;滚动轴承;仿真   
      458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研究开发

    • 滕万秀,余以正,程亚军,孙健
      2020(4): 54-5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1
      摘要:从仿真分析、风洞试验和线路测试3方面入手,综合分析转向架加装前端导流装置和空簧局部导流防护装置对列车空簧部位积雪结冰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全局导流和局部导流防护组合优化方案后,转向架前端来流出现明显下压现象,转向架区域上部的气流流速减小,下部气流流速增加,一方面减少了夹杂着雪花的气流对转向架区域的直接冲击,另一方面使得下部与转向架结构无接触的气体迅速通过转向架,从而在整体上减少了转向架各关键部件的积雪;在空簧处气流漩涡明显减少,使得雪粒子不容易被带入空簧附近区域,转向架空簧区域积雪量减少近80%,只在连接部位的缝隙处有少部分积雪,对列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影响甚微,提升了列车在高寒多雪地区的适应性。  
      关键词:列车;空簧;积雪结冰;风洞试验;数值模拟   
      39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20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曾周,李子先,董威,郭建,蔡杰
      2020(4): 60-6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2
      摘要:为解决目前DC 600 V供电系统接地故障诊断方法只能诊断出较少的故障模式且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文章搭建了DC 600 V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供电系统输入端接地、中间直流环节接地、输出端接地等多种故障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取了故障波形的关键特征,并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方法解决了现有诊断方法通用性较差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诊断多种接地故障模式,且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  
      关键词:电力机车;随机森林;DC 600 V;故障诊断;接地故障   
      46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苏明亮
      2020(4): 65-6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3
      摘要:针对朔黄铁路机务信息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以乘务员对重载列车操纵行为为重点,使用先进成熟的大数据处理工具,通过开发特定的软件分析系统,客观描述乘务员对重载列车的操纵行为,找出乘务员操纵列车行为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督促其加以改进提高,提升操纵技能。  
      关键词:重载铁路;朔黄铁路;平稳操纵;行为诊断;大数据;重载列车   
      466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7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陈志贤,池茂儒,吴兴文,李忠继,刘开成,韩霄翰
      2020(4): 70-75.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4
      摘要:为提高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性能,针对悬挂系统和高温超导悬浮导向力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横垂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悬浮架曲线通过性能,对比了车辆通过有无超高曲线时悬浮杜瓦横向和垂向位移。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通过有超高曲线时,在缓和曲线路段,原H型构架由于无一系悬挂,难以适应曲线路段的线路扭曲,使得局部杜瓦垂向位移较大。为此,对悬浮架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措施,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设橡胶垫等方式可增加H型构架纵梁与横梁之间的点头自由度,以及增设杜瓦与H型构架之间的一系悬挂对改善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均有效果,并且后者效果更为明显。综合2种优化方案,提出了有利于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的悬浮架结构方案。  
      关键词:高温超导悬浮车辆;曲线通过;动力学模型;缓和曲线;仿真   
      450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5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蒋奉兵,张宾,李学明,李炳璋
      2020(4): 76-80.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5
      摘要:针对储能式多流制机车在蓄电池牵引模式时复用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蓄电池对地电压超过额定绝缘电压而引起蓄电池损坏问题,详细介绍了主电路的结构和控制原理,重点分析了蓄电池对地电压,得出了蓄电池斩波升压后的中间电压与蓄电池对地电压的关系。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一致。  
      关键词:储能;蓄电池;绝缘电压;对地电压;仿真   
      492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李炳璋,曾明高,甘韦韦,赵清良,郭维,何乔
      2020(4): 81-84.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6
      摘要:为了简化传统充电机拓扑结构,并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提高安全性,文章将双有源全桥变流器(Dual Active Bridge-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DAB)应用于动车充电机。针对DAB电路采用传统的单移相控制,存在功率回流以及电压不匹配时电流应力过大的问题,将双重移相控制策略引入DAB电路的控制中,通过在高压侧桥臂间增加最优内移相比,可以在实现输出电压闭环控制的同时,使DAB的回流功率达到最小,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本文给出详细的优化算法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和试验相结合,验证了所提最优双重移相控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动车组;充电机;双有源全桥变流器;双重移相控制;回流功率;仿真   
      457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3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王鑫,牛志钧,李静
      2020(4): 85-89.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7
      摘要:针对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高频浪涌波形测试法存在过度灵敏且测试设备不便携的缺点,提出引入MCA技术,将电机看作包含电感和电阻的复杂等效电路,通过便携的ALL-TEST ⅣPro电机故障检测仪对电机施加高频正弦波,得到阻抗、倍频值和相位角3个核心参数,从而实现电机绕组匝间短路与鼠笼转子导条断裂等故障的快速诊断和定位。试验证明,该方法可提高电机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MCA;阻抗;倍频值;相位角;匝间短路;导条断裂;电机;故障诊断   
      433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1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王志毅,刘昕武
      2020(4): 90-93.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8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识别的人体姿态捕捉预测算法,用于识别列车驾驶员违章行为。该方法是将司机作业监控视频拆分成一组连续的图片组合,然后通过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网络预测每一帧图片中的人体姿态,并使用逻辑回归模型对司机行为进行分类,最终,通过将识别出的司机行为与LKJ数据相关联,裁定司机行为是否违章。该方法比目前机务段靠人工抽检的方式更加高效合理,但其识别效果受限于车载摄像头清晰度。  
      关键词:人体骨骼;深度学习;姿态识别;LKJ;列车   
      537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10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周志成,马庆安
      2020(4): 94-9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19
      摘要: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双边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取决于均衡电流。文章提出一种均衡电流的预估方法,即在分区所测量两侧牵引网的电压,均衡电流应该等于两侧牵引网均为空载时两侧牵引母线的电压差除以折算至牵引侧的系统总阻抗。首先,对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和AT供电方式进行研究;其次,基于IEEE 14节点系统对均衡电流预估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巴准铁路双边供电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试验表明,均衡电流的误差与牵引网空载电流相当,可用于双边供电和贯通式同相供电的研究。  
      关键词: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双边供电;均衡电流;预估方法   
      27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9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刘鹏翔,张卫杰,彭湃
      2020(4): 98-10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20
      摘要:牵引控制系统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列车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安全完整性设计和评估是有必要的。以列车牵引控制系统软件产品的安全认证为例,结合EN 50128:2011标准,对牵引控制系统软件安全完整性评估的技术以及实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重点描述依据生命周期流程开展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的认证工作,并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整个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软件产品的安全认证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软件安全完整性等级;牵引控制;软件测试;验证;评估;城市轨道交通   
      413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84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陈杰,孙维光,郑伟,张立民,贺小龙
      2020(4): 103-10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112
      摘要:为验证高速列车车下设备悬挂参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对目前主要的3种设计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阐述了隔振设计法、动力吸振器法和动态设计3种方法理论和应用条件;接着以国内某型高速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参数设计为例,分别基于3种方法对变压器悬挂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将所设计的悬挂参数代入所建立的车辆设备系统模型中,求解出车辆设备系统的振动特性,从而对比分析了3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隔振设计法和动力吸振器设计法均未考虑车体设备的耦合振动特性和设备自身振动特性,根据动态设计法将变压器悬挂频率比设计为0.90~1.10时车辆既能拥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变压器也能拥有较好的振动水平;相比传统的2种车下设备设计法,动态设计法具有更高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可以为车下设备悬挂参数的设计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速列车;车辆设备耦合系统;悬挂参数;隔振设计;动力吸振器;动态设计法;轨道不平顺   
      259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6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李振鹏,朱宇龙,丁杰,张祥,王永胜,臧晓斌
      2020(4): 108-112,11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111
      摘要:针对地铁能馈变流器的噪声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主要噪声源、噪声传播规律以及进/出口结构的声学性能,并针对性地进行出口阻性消声器设计及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风机为主要噪声源,风机噪声由出口传播直接导致产品噪声超标;采用出口阻性消声器方案可有效降低出口噪声传播,风机出口测点降噪量达17.33 dB(A)。相关研究对改善能馈变流器及类似产品的声学性能,指导产品结构降噪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能馈变流器;风机噪声;阻性消声器;降噪设计;仿真;有限元法   
      274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骆燕燕,张兆攀,张敏敏,李鹏飞
      2020(4): 113-11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23
      摘要:长期的振动往往会引起电磁继电器的性能降低,甚至失效。针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环境特点,提出了一种电磁继电器振动试验方案,设计了试验电路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为40~130 Hz和振动加速度增大时,电磁继电器的释放时间与回跳时间无明显变化、吸合电压减小、释放电压和接触电阻缓慢增加、吸合时间的增幅及其波动量最为明显;在固有频率160 Hz下,性能参数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剧烈的波动,最大波动量约为其他振动条件下的2倍;与振动频率相比,振动加速度对性能参数的影响更大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振动引发的电磁继电器性能参数变化中,吸合时间是较为敏感的参数。  
      关键词:电磁继电器;振动;性能参数;参数检测   
      293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3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雷志芳,徐富宏,李铁兵,沈红平,燕富超
      2020(4): 118-12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24
      摘要:为保障重载组合列车的安全运行和机车无线重联系统研发及维护的需求,设计开发基于zlib压缩技术的运行数据记录软件。本软件以无线重联系统CPU板卡为基础,实现了对重载组合列车的线路运行数据的采集、压缩记录工作,生成的记录文件通过以太网接口传输至PC机中,由地面分析软件完成数据解析。该软件已在SS4系列机车和神华号机车无线重联系统得到应用,为实际故障分析提供准确的现场数据,为机车无线重联系统研发、调试及维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数据记录;zlib压缩技术;机车无线重联系统;重载组合列车   
      41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25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刘志伟,刘建新,蔡久凤,张阿中
      2020(4): 122-12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110
      摘要:随着机车轴重的不断增加,轮轨磨耗加剧,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波磨越发普遍。文章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C0-C0型30 t轴重重载机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波磨作为外部激扰输入,研究了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对机车曲线通过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垂向力随着波磨波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当机车以不低于70 km/h的速度通过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区间时,极有可能出现轮轨瞬时脱离现象。为了保障机车曲线安全通过,以动态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和倾覆系数为评价指标,针对小半径曲线上不同波深和波长的钢轨波磨,给出了行车速度建议:对于波长为300 mm、波深为0.8 mm的钢轨波磨区间,机车安全通过速度不能超过70 km/h;当波磨进一步发展,波深达到1.0 mm时,机车安全通过速度不能超过60 km/h。  
      关键词: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重载列车;轮轨垂向力;曲线通过安全性;轨道不平顺;仿真   
      475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2009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柳国强,贺德强,陈彦君,姚晓阳
      2020(4): 128-132.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113
      摘要:针对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缺少量化评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列车通信网络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价体系和Opnet仿真平台,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然后,采用云模型生成评价云,根据综合权重和逆向云算法得到综合云;最后,将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综合云与评价云进行相似性度量,实现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的评价。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估列车通信网络性能,为列车通信网络的性能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网络性能评估;列车通信网络;云模型;组合赋权法   
      400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1997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王敏,周卫成,欧阳家俊,朱凯,方鹏,程亮
      2020(4): 133-137.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27
      摘要:针对动车组电气屏柜中逻辑控制机箱内继电器表面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善继电器表面温度的散热结构。通过仿真,分析了改进前后的逻辑控制机箱在全功率运行时继电器表面温度和逻辑控制机箱内腔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温升试验进行了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散热结构对继电器表面温度和逻辑控制机箱内腔温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动车组;电气屏柜;继电器;低压电器;热仿真   
      29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1982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城市轨道车辆

    • 唐飞龙,韩庆军
      2020(4): 138-14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28
      摘要:以当前地铁车辆运行能耗的现状为出发点,从牵引净能耗和辅助能耗两方面分析了地铁能耗的主要构成和线路设计中的信号控车、节能坡、节能供电等关键影响因素。针对列车能耗现状分析,分别从减小列车质量和提升关键系统效率等方面提出节能措施,分析了高频辅助变流器、变频空调和智能照明等新技术应用可带来的节能效果,从而为地铁运营节能优化和地铁车辆应用选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能耗;节能;运行阻力;永磁电机;轻量化   
      488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1970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饶沛南,谢伟,唐娟,杨奎
      2020(4): 142-145,15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29
      摘要:研究了DC 750 V供电系统的高频辅助变流器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情况,找出了该功率等级下LLC难以实现软开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如何优化该系统参数的建议。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车辆;高频辅助变流器;LLC;软开关;仿真   
      46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1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吴越,黄浩,陈科,甘韦韦
      2020(4): 146-151.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030
      摘要:根据温州市域动车组牵引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组牵引系统接地故障诊断与保护的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诊断牵引系统发生接地的区域,根据接地区域的不同,执行不同的保护策略,可在保证牵引系统安全的同时,提升列车的可用性。  
      关键词:动车组;牵引系统;接地故障;故障诊断   
      395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219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 李葛亮,莫志刚,刘亚妮,吕远斌
      2020(4): 152-156. DOI: 10.13890/j.issn.1000-128x.2020.04.12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可能导致乘客伤亡的风险,为保证运营的安全,需对车辆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文章详细阐述了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方法及其实施步骤,重点介绍危害分析过程中对初步危害、(子)系统危害、接口危害、操作与支持危害等4个阶段的分析过程。采用危害与可操作性进行危害分析,结合风险矩阵,利用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进行风险评估,对初始危害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针对不可接受的初始风险,从设计、制造以及运营操作维护等方面增加合理的减轻风险措施,使其残余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风险评估;危害分析;危害及可操作性;最低合理可行   
      294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919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1-12-10
    0